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> 2012年第15期
编号:13178257
磨盘草与其易淆品苘麻的叶形态—脉序图谱的鉴别特征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2年8月1日 何报作 朱意麟 廖月葵 黎理 周媛 袁正伟 曾静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干叶:与鲜叶相似。主要区别为叶上表面颜色浅绿棕色、绿黄色、黄棕色、棕色;味微涩。

    3.2 脉序图谱

    3.2.1 磨盘草 鲜叶:脉序类型为达缘基出掌状

    序。一级脉7~9 条。中脉(中央一级脉)直行无分支;两侧一级脉6~8条,从中央向下方排列,渐次变细,其走向亦渐次为:均一曲行,近直行,向基直行或向基曲行,少数分支或二歧分支。常见左右两侧一级脉各自在发出点联合成束,与中脉稍分离。二级脉均达缘。中脉的中下部常无二级脉,上半部发出的二级脉对生或互生,约3~4对,夹角为中锐角、宽锐角、窄锐角,夹角变异为上部较下部钝,走向均一曲行,偶有分支;间脉可见,为复合型,夹角多为宽锐角。侧生一级脉上的二级脉多发生于远离中脉的一侧,而近中脉一侧则发出三级脉;二级脉的夹角为宽锐角、近直角,夹角变异近一致,走向均一曲行,少近直行;间脉少见,为复合型。中脉下部发出的三级脉及间脉的夹角多为宽锐角,少近直角,其余三级脉夹角多为近直角;为结网型或贯穿型(简单、分岔、之字,外凸);与中脉关系多为斜向,互列或对列。四级脉多清晰,多为直角走向。五级脉多清晰,夹角多为近直角。盲脉多为六级脉(少数为七级脉),不分支或1~2歧分支。叶缘末级脉结环或末端游离。网眼常见,小到中等(直径0.1~0.5 mm),由一至五级脉(少数至六级脉)围成,呈四到六边形,大小和形状较一致(完善),排列规则。见图1,5。

    干叶:与鲜叶相似。主要区别为两侧一级脉在发出点联合成束不明显;有些叶片五级脉不清晰,可见由四级脉围成的网眼,四到八边形或不完全闭合,直径2.5~4 mm。

    叶脉标本:与鲜叶相似。大量草酸钙簇晶沿脉分布。齿的结构为齿尖由叶缘走向改变所形成,属简单型,无腺点。齿内主脉为直入的侧生一级脉、二级脉、少数为三级脉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